• <track id="zhdor"><span id="zhdor"></span></track>
      1. 2022年06月刊

        • 退卻的大象與進擊的野豬:當下我們如何與自然共生?

          四千年前,大象活動的范圍最北可到今天的北京、河北一帶?!秴问洗呵铩酚涊d:“商人服象,為虐于東夷,周公遂以師逐之,至于江南”,可見當時中原地區還生活著眾多大象。如今河南省的簡稱“豫”字,據《說文解字》的解釋,“豫,象之大者。賈侍中說:不害於物”。大象是瑞獸,因此“豫”字也有安樂祥和之意。

          中國古代經歷過幾次顯著的氣候變冷時期,這是導致大象南遷的自然因素。但歷史學家伊懋可(Mark Elvin)在《大象的退卻》一書中指出,即便在氣候回暖的時期,中國的大象種群也沒有恢復,“最明顯的解釋即是,大象在與人類持久爭戰之后敗陣下來??梢哉f,它們在時間和空間上退卻的模式,反過來即是中國人定居的擴散與強化的反映。這表明,中國的農夫和大象無法共處?!?/p>

          在古代中國以農耕為主的經濟體系中,森林不是一種重要的資源;相反,棲息其中的野生動物還經常為害人類?!对娊洝ご笱拧酚涊d了周朝的創業者們砍伐山林的豐功偉績:“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啟之辟之,其檉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睹献印芬灿涊d,周公“驅虎豹犀象而遠之,天下大悅”。

          在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共同作用下,大象一路南遷。到唐宋時期,大象的主要活動區域已局限于嶺南一帶。五代十國的南漢時期(公元962年),廣東東莞的野象群經常損壞農田,于是官府出動軍隊圍剿野象,并將象骨埋在一起,在其上建造石塔以示鎮壓,這便是如今東莞歷史最悠久的文物之一“鎮象塔”。南宋大儒朱熹在擔任漳州知府時曾專門設立獎金,用于鼓勵當地人捕殺野象,“如有人戶殺得象者前來請賞,即時支給”。

          宋元之際,大象的棲息地進一步退至雷州、欽州等嶺南西部地區。隨著明清小冰期的到來,它們在珠江流域徹底消失,最終退縮至云南一隅??梢哉f,大象退卻的歷史就是農耕文明進攻的歷史。

          09/06/2022
        国产免费拔擦拔擦8x高清在线 应召女郎的秘密日记第三季

      2. <track id="zhdor"><span id="zhdor"></span></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