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全國人民而言,這是一個“多事之秋”。暴雨、疫情、洪災等公共事件,無一不牽動著舉國上下的心。近期,湖北孝感也在本輪強降雨中受到嚴重損害,全市唯一一個供氣門站險些遭到水害的侵襲,數十萬人民群眾的用氣安全面臨著巨大威脅。千鈞一發之際,“保供!”成為了中國燃氣一線工作人員最大的任務,也極大地考驗著中燃集團的安全管理制度與應急機制。
國家Ⅳ級救災應急響應下 孝感中燃奮力保供
近日湖北強降水天氣引發洪澇、風雹等災害。8月12日10時30分,湖北省氣象局將重大氣象災害(暴雨)應急響應由Ⅳ級提升至Ⅲ級。同日,國家減災委、應急管理部啟動國家Ⅳ級救災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指導搶險救災工作,支持幫助地方做好受災群眾轉移安置、基本生活救助等工作。
根據湖北省應急管理廳消息,截至當日上午,本次強降雨過程已造成十堰市、襄陽市、孝感市、黃岡市、隨州市、恩施州等6個市(州)13個縣(市、區)10.87萬人受災,轉移安置635人;農作物受災面積8.11千公頃,其中絕收面積0.64千公頃;因災倒塌房屋48間,不同程度損壞房屋3561間。
而湖北境內的孝感地區在本輪連續的強降雨中受災較重,城區部分街道、主干道、小區內積水嚴重,孝感市多部門聯合,聞“汛”而動,快速應對。
面對水害,孝感燃氣能否保障供應成為了一大考驗。
據悉,孝感門站作為孝感向市區運輸燃氣的唯一門站,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由于地勢較低,強降水導致門站院內積水暴增,即將與控制室地面齊平。一旦門站被淹,后果不堪設想。
作為當地燃氣運營商,孝感中燃、孝感中亞組織精干力量對燃氣管道設備啟動防汛應急預案和安全排查,從站長到普通工作人員全體出動,不顧安危、櫛風沐雨地和洪水猛獸爭分奪秒,奮力保障了全市燃氣管網安全運行和20萬用戶用氣安全。
現場一位燃氣工作人員介紹道:“我們這個門站是燃氣管道通往市區的唯一場站,事關老百姓日常生活,我們不能松懈!必須守護好!”
燃氣受損貽害大 保障民生實非易
事實上,暴雨洪澇災害歷來威脅著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時對燃氣、電力、民用水、通信等社會公共設施有著較強的破壞性,特別是燃氣管道和電力系統等供應網絡,一旦受到損害,將給人民生活、后勤保障、搶險救災造成巨大影響,甚至嚴重威脅公共安全。
7月25日,鞏義中石油昆侖燃氣有限公司撥出緊急救援電話——受暴雨沖刷影響,鞏義山區內原來埋在地下的20公里次高壓燃氣管線部分裸露在外,一旦暴露管線發生泄漏,不僅可能造成火災,還將影響到災區居民的天然氣使用。且暴雨一度引發山體滑坡與泥石流,多條山路被沖毀,巡檢施工面臨極大困難。
不僅是在國內,海外國家更是時常遭受此害。今年7月16日,德國公共能源網絡中萊茵公司宣布,萊茵蘭-普法爾茨州阿爾韋勒地區的天然氣管道受洪災破壞極為嚴重。公司發言人佩倫布姆表示,長達數公里天然氣管道完全破損,必須重建,天然氣供應需要數周甚至數月才能恢復。且因供應商無法抵達受災地區,技術人員必須等到救援和清理工作結束后,才能對控制系統進行全面檢查。除天然氣外,災區的電力供應網絡也遭受嚴重破壞,災情最嚴重的時候,共有約20萬人遭遇停電。
燃氣企業在災害面前的應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保障民生的壓力下,孝感中燃、孝感中亞在本次災害中的快速反應和科學應對則顯得尤為可貴。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國燃氣集團在防汛應急預案和安全排查工作方面的制度建設規范有效。
應急機制響應佳 日常管理抓落實
一位現場人士提供的信息顯示,在本次孝感保供戰役中,為保障管道安全運行,孝感中亞加強重點崗位和重點要害部位的值守和防范工作,各巡線人員堅持冒雨前往長輸管線進行巡線排查,加強城網管線尤其重點針對槐蔭大道施工路段的巡線和值守,確保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存在的安全隱患,防止積水引起的險情發生。
有觀點認為,周密的應急管理預案與高效的落地執行,其背后是中國燃氣集團所制定的一系列規章制度。
據中國燃氣方面介紹,該集團已將“2021財年安全管理水平進入行業前列、2022財年實現行業內安全管理水平第一”確立為公司發展的重要戰略目標,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完善應急體系,提升應急響應能力。中國燃氣正進一步完善三級應急預案和維搶修調度機制,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定期開展演練,同時強化與地方政府的有效銜接,建立信息共享、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形成應急搶險工作合力;加強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訓,確保每位員工熟練掌握本崗位的應急處置職責,提升員工的現場處置能力。
可見,在這樣的制度落實下,孝感中燃方能于災害中做到臨危不亂,堅守保供。而其中的艱辛與沉淀,“事非經過不知難”。
前述現場工作人員還表示,當前正值汛期,暴雨或將繼續,中國燃氣全體人員都將堅守崗位,受災地區的搶險隊員更將24小時嚴陣以待,確保及時處理突發情況,風雨無阻,全力保障人民群眾供氣安全。
·對于來源于《環球財經》雜志的內容,《環球財經》雜志社保留對相關內容的全部權利
·對標明來源的其他媒體信息,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并自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