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zhdor"><span id="zhdor"></span></track>
      1. 專訪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王正偉——人才缺口制約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

        專訪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王正偉——人才缺口制約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

        1999年,英國科學家阿什頓(Kevin Ashton)描繪了這樣一個系統——互聯網通過無處不在的傳感器連接到物理世界,他稱之為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

        10年后,這個概念在中國生根、發芽。2009年8月7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到無錫視察時,定位了“感知中國”的戰略概念。一個月后,溫總理召開三次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座談會,他在題為《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講話中首次提出了“物聯網”。同年11月1日,集聚產業鏈上40余家機構的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成立,已經整整過去了10年。

        在這10年中,中國的物聯網產業從“看不清楚”“野蠻生長”,到如今成為公認的“已經探明儲量的巨大金礦”,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王正偉認為,其中跨越了三個重要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傳感階段。從2009~2012年,幾乎全IT行業、系統集成行業,包括其他科技行業,對于物聯網的認識,核心關鍵詞就是“感知”,商業模型就是把一切項目前端無論如何都要上傳感器,然后想辦法,進行數據采集。這個階段最大的好處,就是沒人能說清楚什么是物聯網,大家在集體“盲人摸象”,“摸著石頭過河”。這是中國物聯網的戰國時期,雖然簡單粗糙,但成就了大量的系統集成商,他們也是中國物聯網探索的先行者。

        第二個階段是智慧城市階段。從2012~2015年,通過前期的摸索,先行者們發現,試圖從行業角度出發打造大的物聯網商業模式,在中國很難實現,但已經開發的物聯網集成項目,一轉身化整為零到一個城市中,仿佛又煥發出“第二春”。之于“智慧地球”這樣一個極易引發樸素、直觀喜好的概念,“智慧城市”轉身成為中國物聯網最大的主戰場。王正偉將這個階段稱為中國物聯網的2G模式,以面向政府行業應用為主。

        第三個階段,也就是2016~2019年,王正偉把它總結為“移云大智”,即“移動互聯網+云+大數據+智能硬件”,在這個階段,以智能手機為根,重新規劃了所謂的“生態系統”,空前地破掉了原有如摩托羅拉和諾基亞這類傳統通信霸主的金身,大家一致看到移動互聯網的機會來臨。各種APP的發展,給物聯網的各種小應帶來了生機。

        在這個階段,云計算和大數據作為企業高舉的兩桿大旗,既高大上又貼地氣。很多人都說“我們的業務在云上發生”,其實說的就是“互聯網的云架構”;而大數據,雖然成為企業言必稱的時髦詞,但除了真正的運營服務商外,業內一直在苦苦探尋“數據從哪里來”“數據到哪里去”“數據怎么用”這些基本問題,大部分中小企業號稱的大數據,都在吹泡泡。

        “智能硬件熱”則來自谷歌以32億美元收購了溫控器廠商NEST,由此拉開了物聯網的“物”原來就是“智能硬件”的探索之旅。伴隨著這個階段熱錢滾滾,各種硬件風起云涌,投資泡沫也接踵而來。當然,也毫不意外地,全部打回原型。

        伴隨著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全過程的王正偉,也曾在這三個階段中,多次闡述中國物聯網的戰略機遇。尤其是2012年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曾經組織企業和專家到美國硅谷考察物聯網,可是轉了一大圈后,得出的結論是“硅谷沒有物聯網”,因為從政府到企業,到研究領域,再到投資圈,全是一臉茫然?!癢hy?什么是IoT?” 沒人知道?;貒?,他得出的結論是:中國將在這一輪最新的技術競爭中確定領先的地位。

        但是事與愿違,從那時到后來,國內出現了一輪又一輪的物聯網熱潮,從數據看,中國的物聯網產業正在高速發展:中國通信工業協會物聯網分會和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的數據顯示,2013~2018年中國物聯網行業規模從4896.5億元增加至13300億元,復合增長率高達22.12%。同時據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統計數據,在2019年底,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物聯網市場,在全球15億臺蜂窩網絡連接設備中,有9.6億臺來自中國,占比64%。但面對前述的那些問題,也有很多從業者很迷茫,他們問王正偉,前進的方向在哪里?

        2020年6月18日,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在北京舉行了首批新型物聯網實訓基地授牌儀式。會后,王正偉在接受《環球財經》專訪時,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5G給物聯網帶來了通路,政策帶來了東風

         

        Q《環球財經》:在過去10年中,您數次提到中國物聯網的戰略機遇期,看上去,我們的物聯網產業規模的確在蓬勃發展,但另一方面,又始終感覺離描繪中的物聯網藍圖有距離。如果我們認為,現在又面臨一個戰略機遇窗口的話,那么這次與以前有什么不同?

        A王正偉: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伴隨中國物聯網產業走過了10年的風雨歲月,很不容易。從行業來看,自2014年起,行業氛圍逐漸好轉。但真正的機遇出現在2019年。這一年出現了兩個突破,一是5G技術的突破和大規模商用,為物聯網之“網”提供了通路。比如以前說車聯網,在5G沒有真正建立起來,車聯網這一概念在網絡技術上就無法有效實現?,F在這一技術障礙已經沒有了。無論是工業物聯還是家居物聯,都到了場景實現的機遇期。中國物聯網產業已經完全走上了正軌。二是2018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將物聯網作為新基建的重要內容,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推動物聯網、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向各行業全面融合滲透,構建萬物互聯、融合創新、智能協同、安全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當前,全球物聯網市場正進入快速增長,年均復合增速將保持在20%左右,到2023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8萬億美元左右。

        我國物聯網產業面臨的主要挑戰

        Q《環球財經》:在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期,您認為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有哪些?

        A王正偉:第一個挑戰就是我們核心的底層技術需要進一步提高,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我們只能不斷地更新、溝通,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作為中國第一家物聯網產業聯盟,也是國際上第一家物聯網正式NGO組織,也將幫助企業去尋找、研發核心技術。很多時候,核心技術并非掌握大企業手中,很多中小企業都具備很好的技術基礎。聯盟的作用就是消除企業之間的信任壁壘,實現大中小企業的互聯互通、促進合作。

        第二個挑戰是整個物聯網技術的應用還需進一步深化。物聯網是在移動互聯網之后的又一次產業革命,它將使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在移動互聯網之后發生再一次的改變。無論是工業物聯還是家居物聯,各種應用場景層出不窮,比如,在可預期的未來,中國老齡化社會結構無法逆轉,養老、醫療等問題的解決,都需要物聯網產業提供解決方案。它是我們在這樣一個人口結構下提高生產力的重要方式。

        第三個挑戰就是從業人員的缺口和職業技能的培養。2019年4月1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布了包括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和物聯網安裝調試員等13個新職業信息。這是自2015年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頒布以來發布的首批新職業。有調查顯示,未來五年物聯網行業人才需求缺口總量超過1600萬人,我們認為,這個缺口預計可能還偏保守。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將擁有非常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

        在新的發展機遇下,物聯網專業人才嚴重短缺的問題就顯得尤為突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具備高級物聯網技能的職業人才奇缺;二是具備物聯網技術與行業經驗的跨界職業人才供不應求;三是初級物聯網技能人才培養跟不上需求的增長。這些問題給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與國際化發展帶來很大挑戰。物聯網技能人才的短缺將對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產生很大制約,進而影響整個經濟的數字化轉型進程。

        100家基地、100萬人才

        Q《環球財經》:聯盟發起的新型物聯網實訓基地主要就是為了解決行業的人才缺口問題。我們知道,有一些大企業采取與高校合作的培訓方式,定點培養高精尖人才。但目前對于這樣一個規模迅速擴大的行業來說,無論從高中低端,都面臨著相當大的人才缺口。

        A王正偉:是的,職業技能提升是國務院確定的重點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在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穩就業、保民生”成為最高頻詞。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十九大報告明確要求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注重解決就業結構性矛盾。

        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一系列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的政策文件,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國發〔2019〕24號)明確從失業保險基金結余中拿出1000億元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的措施,用于5000萬人次以上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

        今年6月1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印發《工業通信業職業技能提升計劃行動實施方案》,提出面向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人工智能等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重點領域,大力扶持培訓服務機構和網絡培訓平臺發展,強化技能提升培訓基礎能力建設。

        我們聯盟的新型物聯網實訓基地,正是在市場需求和政策指引雙輪驅動下應運而生的。我們將開展新職業能力提升計劃,打造100家新型物聯網實訓基地,培訓100萬物聯網新型人才。

        第一,打造100家新型物聯網實訓基地。通過對行業企業實地走訪與考察,并對企業在物聯網實訓設施、設備、環境、實訓隊伍、實訓資源、管理機制等方面的工作進行評估,對達標的企業授予“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實訓基地”的稱號。

        第二,開展物聯網新職業調查。通過開展線上調查與行業企業的實地調研,結合相關可查資料,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形成物聯網新職業人才畫像,發掘物聯網行業中在細分領域的新職業。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將與企業共同開發新職業的職業能力標準,同時產業聯盟為其職業能力標準提供從團標到村標再到國標的升級通道。

        第三,建立證書評價體系。依據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內容框架,運用標準參照型職業能力評價技術,開發線下教材與職業能力提升資源包,通過實施完整的評價過程,做大做強物聯網從業人員職業能力評價證書,實現與國家人才政策和職業能力提升計劃政策的接軌。

        第四,建立新職業發布機制。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的快速發展,行業內的新崗位和新職業將不斷出現,建立新崗位、新職業的發現和發布機制,促進行業新興人才和復合性人才的培養和成長,推動行業內新職業的規范化發展。

        本次全國首批物聯網實訓基地的授牌和發布就是由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牽頭,聯合國內多家物聯網實力企業共同發布實施的《物聯網企業實訓基地通用標準規范》的首批成果。物聯網實訓基地的認定將迅速推動一批物聯網新職業的產生,同時帶動國內一系列以物聯網為龍頭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職業培訓和能力提升,進一步加強物聯網職業技能培訓的建設。(文/本刊記者:林鷹)

        ·對于來源于《環球財經》雜志的內容,《環球財經》雜志社保留對相關內容的全部權利

        ·對標明來源的其他媒體信息,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并自負法律責任。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上一篇 27/07/2020 22:24
        下一篇 27/07/2020 22:43
        国产免费拔擦拔擦8x高清在线 应召女郎的秘密日记第三季

      2. <track id="zhdor"><span id="zhdor"></span></track>